1、人虽有南北。佛性本无南北。猎獠身与和尚不同。佛性有何差别。
2、智人除心不除境,愚人除境不除心;自净其意修自心,自心是佛莫他寻!
3、众生欲脱生死,免诸轮回,先断贪欲,及除爱渴。
4、念佛人心要清净,净心念佛净心听;心即佛兮佛即心,成佛无非心净定。
5、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
6、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7、菩提自性。本来清净。但用此心。直了成佛。
8、禅宗法教义非凡,佛祖流传在世间;铁树开花千载易,坠落阿鼻要出难。
9、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,回光自照看,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,即向汝道。
10、百岁光阴能几何?劝君及早念弥陀;莫贪五浊娑婆界,极乐莲邦胜得多。
11、言不合无生,同于法界性。若能如是解,通达事理竟。
12、天上天下,唯我独尊,自观自在,守本真心。
13、为明隐显法,方说解脱理。于法心不证,无瞋亦无喜。
14、心自本来心,本心非有法。有法有本心,非心非本法。
15、学道犹如守禁城,昼防六贼夜惺惺;将军主帅能行令,不动干戈致太平。
16、佛法无多子,长远心难得,学道如初心,作佛也有余,始终总不变,真是大丈夫。
17、兀兀不修善,腾腾不造恶,寂寂断见闻,荡荡心无着。
18、无心无可得,说得不名法。若了心非心,始解心心法。
19、得住手时须住手,得闭口时须闭口;若能住手与闭口,百岁安宁有八九。
20、疾苦在身,宜善摄心,不为外境所摇,中心亦不起念。
21、若起精进心,是妄精进;若能心不妄,精进无有涯。
22、淫人妻女笑呵呵,妻女人淫意若何?不欲人淫妻女报,急将淫念立消磨。
23、能常省察,则一句亦有余,不能省察,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。
24、若识众生。即是佛性。若不识众生。万劫觅佛难逢。
25、真理本无名,因名显真理。受得真实法,非真亦非伪。
26、红尘堆里学山居,寂灭尘心道有余,但得胸中憎爱尽,不学参禅亦菩提。
27、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
28、心地含诸种,普雨悉皆生。顿悟华情已,菩提果自成。
29、一切法相,皆是假名,本来即非,盖生即无生也。
30、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,只认识一切法之相,故有分别执著之病。
31、无忧无虑更无愁,何必斤斤计小酬?明月清风随意取,青山绿水任遨游!
32、十方如来,同一道故,出离生死,皆以直故。
33、正说知见时,知见俱是心。当心即知见,知见即于今。
34、泡幻同无碍,如何不了悟,达法在其中,非今亦非古。
35、佛在自心勿外求,真佛即在汝心头。拓宽心地不贪嗔,心能转境为真修。
36、若修不动者。但见一切人时。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。即是自性不动。
37、迷悟如隐显,明暗不相离。今付隐显法,非一亦非二。
38、以精进力,身无疾病,一切怨害,慈心相同。
39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。虚妄者,言其是假非真,非谓绝对没有。
40、佛法圣道妙理含,知者容易行者难;口是心非总无益,说一不二是灵丹。
41、竞利奔名何足夸,清闲独许野僧家;心田不长无明草,觉苑常开智慧花。
42、愚人求佛不求心,智人求佛更求心。愚人修身不修心,智人修身更修心。
43、奉劝诸贤及早修,光阴似箭去难留;寒来暑往催人老,不觉青年白了头。
44、心随万境转,转处实能幽。随流认得性,无喜复无忧。
45、学法修行言勿多,老实修心与念佛,说一不二能做好,便是灵山古弥陀!
46、心同虚空界,示等虚空法。证得虚空时,无是无非法。
47、道人非同善人,如鹤立鸡群,劲挺自持,不顺人情,超群脱俗。
48、虚空无内外,心法亦如此。若了虚空故,是达真如理。
49、但于一切一切法,不作有无见,即见法也。
50、求趣无上菩提者,要净自心,福田方净。
51、一切众生,种种幻化,皆生如来圆觉妙心。
52、根身器界一切镜相,皆是空花水月,迷著计较,徒增烦恼。
53、如心动则人妄动,伤其身痛其骨,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。
54、不求名利不求荣,只么随缘度此生;一个幻躯能几日?为他闲事长无明!
55、恰恰用心时,恰恰无心用,无心恰恰用,常用恰恰无。
56、本来缘有地,因地种华生。本来无有种,华亦不曾生。
57、菩提本自性,性净是菩提,亦非可修相,更无可作相。
58、一法一切法,一切一法摄。吾身非有无,何分一切塔?
59、却物为上逐物为下,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。
60、时光灭处命光微,到眼繁华转眼非;莫在险途贪五欲,弥陀日夜望儿归。
61、凡夫取境,道人取心,心境双忘乃是真法。
62、本对传法人,为说解脱理。于法实无证,无终亦无始。
63、不离当处常湛然,亲切无过此语,觅则知君不可见,但于当处湛然,二边坐断使平稳。
64、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
65、若能自识本心,念念磨练;莫住者,即自见佛性也。
66、若不修内行,唯只外求,希望获福,无有是处。
67、世人生死事大。汝等终日只求福田。不求出离生死苦海。自性若迷。福何可救。
68、赤肉团上,人人古佛家风。毗卢顶门,处处祖师巴鼻。
69、诸行是常,无有是处;汝但一切处无心,即无诸行,亦无无行。
70、不见一物名为见道,不行一物名为行道。
71、禅非语文可阐扬,祛除妄心能品尝,人人心中皆有禅,心外觅禅空自忙。
72、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,即是真如本性,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。
73、性上本无生,为对求人说。于法既无得,何怀决不决。
74、华种有生性,因地华生生。大缘与性合,当生生不生。
75、于法实无证,不取亦不离。法非有无相,内外云何起?
76、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就在汝心头;人人有座灵山塔,好向灵山塔下修。
77、西方道路不平坦,曲曲折折路弯弯;真心修佛无畏惧,哪怕冰霜与严寒。
78、欲望会导致痛苦,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。
79、信得心及,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,全世法即佛法,全佛法即世法,平等一如。
80、法本法无法,无法法亦法。今付无法时,法法何曾法?
81、人生难得今已得,佛法难闻今已闻;此身不向今生渡,更向何生渡此身。
82、淫书春册不宜留,败坏人心造孽由;误落妻房儿女手,千般贻害实堪忧。
83、以于众生心平等故,则能成就圆满大悲。以大悲心随众生故,则能成就供养如来。
84、无生无灭。是如来清净禅。诸法空寂。是如来清净坐。
85、吾本来磅土,传法救迷情。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。
86、发菩提心者,非为己利,原为尽十方遍法界,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。
87、圣人说知见,当境无是非。我今悟真性,无道亦无理。
88、向外驰求,不知摄心返照回光,如是学佛,殊难得其实益。
89、如是静虑,一切有情,发心非难,常时不懈,能成就者,是则为难。
90、悉能破坏一切恶趣,悉能远离一切恶友,悉能制服一切外道,悉能解脱一切烦恼。
91、一切法相本为缘生,缘生之法,当体即空。
92、法法本来法,无法无非法。何于一法中,有法有不法?
93、佛祖奚以异于人,而所以异于人者,能自护心念耳。
94、邪正烦恼,同一性空,分别假相,妙心现影。
95、菩提属于众生。若无众生,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。
96、心地含诸种,遇泽悉皆萌。三昧华无相,何坏复何成!
97、佛法在日用处,吃茶吃饭处,语言相问处。
98、妄念纷飞之际,正是做工夫时节。旋收旋散,旋散旋收,久久纯熟,自然妄念不起。
99、只个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灵物;纵横妙用万境生,一切不如心真实!
100、苦海滔滔虐自招,迷人不省办分毫;为人不把弥陀念,枉在阳间走一遭。
101、一念平直。即是众生成佛。我心自有佛。自佛是真佛。自若无佛心。何处求真佛。
102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103、放下过去的烦恼,不耽忧未来,不执着现在,你的内心就会平静。
104、菩萨变化示现世间,非爱为本,但以慈悲令彼舍爱,假诸贪欲而入生死。
105、华种虽因地,従地种华生。若无人下种,华地尽无生。
106、学道犹如守禁城,昼防六贼夜惺惺,将军主帅能行令,不动干戈致太平。
107、一切处无心者,即修菩提、解脱、涅盘、寂灭、禅定乃至六度,皆见性处。
108、念动急觉,觉之即无,久久收摄,自然心正。
109、本来付有法,付了言无法。各各须自悟,悟了无无法。
110、黄泉路上无老少,要想善终请念佛;待到大限来临时,方知却有阿弥陀。
111、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,亦不起圣解,所谓行起解绝,不令知解才绕心中。
112、一切万法。皆从自性起用。是真戒定慧法。
113、劝君莫借风流债,借得来时还得快;室中自有代还人,汝欲赖时她不赖。